大学士教育,艺考过关率、录取率第一品牌
咨询热线:0531-83165898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学校动态
高中9科省教研员内部备考资料曝光! 命题趋势/热点预测/复习建议全汇总
时间:2019-03-12 15:01:42 点击:
 

趋势一:阅读量将会继续适量增加。

近三年语文试卷的阅读量基本以每年500字左右的速度递增,相信这种状况还会持续下去。


趋势二:题型将会继续走创新之路。

2018年高考语文在毫无征兆的情况下突然变脸,或许意味着以后高考测试的“变脸”将成为新常态。这种变化,体现了高考语文的综合性和创新性,让考查语文素养和关键能力真正成为高考的旨归。


趋势三:有可能考查作文多种类型。

从2018年全国卷Ⅱ作文题目的朴素回归以及全国卷Ⅰ和卷Ⅲ的变化可以推测,2019年高考作文不一定囿于2018年三套全国卷作文题目的类型。


趋势四:现代文阅读的形式变化可能性很大。

从2018年三套试卷的现代文阅读文本的变化可以推测,三篇现代文阅读文本题材和体裁都有变化的可能性,而且这种可能性还很大,《考试大纲》上提到的每类文本的多种类型都有可能出现在高考试卷上。


趋势五:文言文阅读存在变数。

这一年来,在各种变化层出不穷的考改背景下,全国卷Ⅱ,甚至可以说全国三套卷,最稳定的一道大题就是文言文阅读,几乎一点儿变化都没有。但在变化、创新成为主旋律的考改背景下,文言文阅读无论是文本类型还是三道主观、一道客观的题型,都不能否定存在变化的可能。


趋势六:语言文字运用题将成为试验田。

前几年全国新课标卷每年都是“稳中有变”,“稳”的是绝大部分,“变”的就是语言文字运用题最后两道主观题中的一道,因此被称为“试验田”。

然而这块“试验田”名不副实,经常一道题型连续两三年不变。如今这部分真正实现了全变化,以当下的高考改革创新为常态的形势而论,这部分题型的变化将不会是昙花一现。


复习建议

1.阅读

阅读类题目,应该强化答题规范。无论是文学类文本的阅读还是实用类文本的阅读,答题都有其特点和规范。


就客观题而言,一定要在整体把握文本内容的基础上,落实每个选项中的理解和说法是否正确,切不可无视文本,仅凭感觉和印象就加以判断 ;确定错误选项时,不能认定某个选项错了就立即确定答案,一定要在落实所有选项的基础上进行比较,“抓大放小”,确定答案。


就主观题而言,一是要仔细审题,明确题目要求。如“×××是一个怎样的人物形象”和“总结×××的形象特点”看似都在问人物形象,但答题的思路不同:前者需要先概括人物形象,再从不同角度结合文本具体分析;后者直接进行分析即可。二是要规范作答。在答题时,文学类文本和实用类文本虽然可能都要进行概括和分析,做到条理清晰,表述严密,逻辑合理,语言通畅,但表述的用语体系是不同的。

例如小说中“设置情节”“形象特点”,传记中的“组织材料”“精神品质”等就是这种区别的体现。


2.积累

(1)古代文化常识主要出现在文言、古诗阅读中,在现代文中并不常见常用,理解记忆起来有一定的困难。而且即便记住了,也常会遗忘,所以要反复进行复习。


不仅要复习课文中出现过的,还要复习科举教育、风俗礼仪、姓名称谓、天文历法等方面那些未必在课文中出现过的古代文化常识。


例如

2016年考到的“移疾”,作为官员要求隐退的委婉语,在课文中并没有出现过。古代文化常识虽然内容庞杂,但要求掌握的限于常识,比较生僻的内容就不再是常识,积累的必要性不大。


(2)理解性默写经常出现的问题是:因对提示信息把握不当而写错句子,出现错别字。因此,背诵时,要吃透其中重点语句的含义。


例如

《登飞来峰》中的“自缘身在最高层”和《题西林壁》中的“只缘身在此山中”两句容易混淆,弄清各自的含义就不会错了。


另外,针对前期在复习中容易出错的字,要动手写写,确保准确掌握。如《劝学》中的“而致千里”“无以至千里”两句中的“致”“至”二字,《登高》中的“霜鬓”等。


(3)一些近义成语原本就不易区分,像“不孚众望”“不负众望”“一视同仁”“一概而论”等。因此,在复习成语时,除了要了解意思,更要掌握其特定的用法,如适用对象、感情色彩、褒贬谦敬等。


3.作文

然后,关于作文,总体来说就是多读多练。拿写议论文和时评文来说,在于同学们高一高二时多看各类文学作品。在不耽误学习的条件下看看书是很放松而且培养气质提高写作水平的。而平时多看看新闻,不仅可以让同学们的观点令人眼前一亮,高考后自主招生面试时也会游刃有余。加上平时多积累名言、定期练笔,作文就搞定了。


数 学

 命题预测 

2019高考数学将把考查逻辑推理能力作为重要任务,以数学知识为载体,考查学生缜密思维、严格推理的能力。同时,通过多种渠道渗透数学文化,如有的试题将通过数学史展示数学文化的民族性与世界性;有的将通过揭示知识的产生背景和形成过程,体现数学的创造、发现和发展特点;有的将通过对数学思维方法的总结、提炼,呈现数学的思想性。


理科数学

核心考点仍然是函数与导数、三角函数、解三角形、数列、立体几何、解析几何、概率与统计、选考内容(参数方程与极坐标,不等式选讲)等.


选择题或填空题中,集合、复数、程序框图、三视图、三角函数的图象和性质、线性规划、平面向量、数列的概念与性质、圆锥曲线的简单几何性质、解三角形、导数与不等式的结合、函数的性质、排列组合、二项式定理以及数学文化仍然是高频考点.


解答题中:

第1题数列或者三角函数:数列的考察主要是等差等比数列的性质,重点是错位相减法和裂项相消法求和,三角函数的考察涉及诱导公式,三角恒等变换公式,以及与平面向量,正余弦定理的结合;

第2题立体几何:考察立体几何平行关系,垂直关系,体积,以及空间向量;

第3题概率与统计:考察排列组合以及离散型随机变量分布列,也重点会考卡方,与线性回归方程;

第4题解析几何:考察圆锥曲线的弦长、面积、范围、最值、定点、定值;

第5题函数导数与不等式:导数单调性、极值极点、零点、导数不等式、不等式恒成立求参;

第6题选考内容:考察参数方程与极坐标,不等式选讲。


文科数学

核心考点仍然是函数与导数、三角函数、解三角形、数列、立体几何、解析几何、概率与统计、选考内容(参数方程与极坐标,不等式选讲)等.


选择题或填空题中,集合、复数、程序框图、三视图、三角函数的图象和性质、线性规划、平面向量、数列的概念与性质、圆锥曲线的简单几何性质、解三角形、导数与不等式的结合、函数的性质以及数学文化仍然是高频考点.


解答题中:

第1题数列或者三角函数:数列的考察主要是等差等比数列的性质,重点是错位相减法和裂项相消法求和,三角函数的考察涉及诱导公式,三角恒等变换公式,以及与平面向量,正余弦定理的结合;

第2题立体几何:考察立体几何平行关系,垂直关系,体积;

第3题概率与统计:考察概率、统计、卡方,与线性回归方程;

第4题解析几何:考察圆锥曲线的弦长、面积、范围、最值、定点、定值;

第5题函数导数与不等式:导数单调性、极值极点、零点、导数不等式、不等式恒成立求参;

第6题选考内容:考察参数方程与极坐标,不等式选讲。


复习建议

1、构建知识网络,注重基础

对知识点进行梳理,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确保基本概念、公式等牢固掌握。要扎扎实实,对每个知识点都要理解透彻,明确它们要求以及与其他知识之间的联系。


2、阶段自查,归因提升

每次订正试卷或作业时,在做错的试题旁边要写明做错的原因大致可分为以下几类:

(1)找不到解题着手点;

(2)概念不清、似懂非懂;

(3)概念或原理的应用有问题;

(4)知识点之间的迁移和综合有问题;

(5)情景设计看不懂;

(6)不熟练,时间不够;

(7)粗心,或算错。

以上方法经过一个阶段自查,建立一份个人补差档案。通过边查边改,重复犯的错误一定会越来越少。同时,随着自我认识的不断完善,也有利于考试时增强自信心。


3、强化定时训练,及时反馈矫正

学好数学要做大量的题,但反过来做了大量的题,数学不一定好,因此要提高解题的效率,做题的目的在于检查你学的知识,方法是否掌握得很好。如果你掌握得不准,甚至有偏差,那么多做题的结果,反而巩固了你的缺欠,因此,要在准确地把握住基本知识和方法的基础上做一定量的定式训练是必要的。

(1)要有针对性地做题,典型的题目,应该规范地完成,同时还应了解自己,有选择地做一些课外的题,但一定要做到定时定量;

(2)是无论是作业还是测验,都应把准确性放在第一位,而不是一味地去追求速度;

(3)提高计算能力。


4.从2018年评卷情况来看,大部分考生对基础知识、基本技能掌握较好,文、理平均分分别比去年有所提高.存在主要问题有:数学语言的表述不严谨,使用数学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较薄弱,如2018年全国卷Ⅰ理科20题,很多考生不能从实际问题的背景材料中提取有效的数据信息.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高度重视独立思考、逻辑推理、数学应用、数学阅读和表达等关键能力的培养,特别重视使用数学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教学。


5.不要盲目追求题量,而应注重思考数学知识的发生过程,以及问题的发现、提出、分析和解决的全过程,充分挖掘典型问题的内在价值与迁移功能,培养思维的灵活性与创新性。


6.要充分利用高三的各种形式的考试和练习,优化答题策略、思考答题技巧,培养好的答题习惯和书写习惯。



英 语

 命题热点 

2019高考英语命题热点可能有9个:

1.科技造成的人与人之间的面对面交流缺失及必要性

2.汉语热

3.人际关系和情感态度

4.以一带一路为代表的政策性话题

5.中西方文化差异与交流的话题

6.中国优秀传统文化

7.交通与环保问题

8.网络新词汇


 命题预测 

1.听力理解

近几年的高考英语听力考试,涉及的主要是两个话题:日常生活(Daily Life)和校园生活(Campus Life),熟悉这两大话题下的常考场景和词汇,能够大大提高听懂的概率。因此,对于历年真题原文的研读,积累各个场景下的常见表达方式,应该是这一阶段听力复习的重点。


2.阅读理解

今后的阅读理解将继续考察“话题新颖”、“观点鲜明”的文章,词汇难度略有上涨,句子长度略微增长,段落结构富有变化。记叙文侧重情感的传递,说明文侧重“不同阶段”和“不同方面”的对比,议论文或考察“观点对比”或“大众批驳”型文章,自然科学类文章难点在于实验过程或发展过程,社会科学类文章难点在于以全新观点解释大家平时经常接触的话题,如网络传播现象、阅读与学习、人际关系、个人发展等话题。很多题目的考察将直接和文章主题相关,或在理解文章主题的基础上进行解答——很多题目将无法直接“找答案”。


3.完型填空

完型填空将继续注重文章前后逻辑呼应的考察。考生务必注重逻辑关系的理解。可能会涉及的解题线索包括并列关系、转折关系、复现关系、修饰关系、解释关系、动宾关系、顺序关系等。


4.语篇型语法填空/短文改错

所考语法考点将集中体现英语语法的“精确性”,着重考察“名词单复数”、“动词时态”、“被动语态”、“非谓语动词”、“冠词”、“介词”等英汉差异较大的语法点。


5.七选五

2019年七选五将更多的涉及所填句子和所在段落主题的呼应及空格与上下一句话的一致性。特别要注意段落总分结构对于空格的影响。


6.书面表达

今后的高考英语书面表达将继续考察“要点介绍类”文章。应用文考察重点在于“咨询信”、“告知信”、“邀请信”,并应掌握“建议”、“请求”、“感谢”、“道歉”、“祝贺”、“投诉”、“申请”等功能性语句。提纲作文考察的重点应在于“介绍现象”、“解释原因”、“提出建议”、“总结展望”等功能性段落。


 备考展望 


1.词汇学习以掌握主要含义为主,关注一词多义现象

词汇的学习应以《考试大纲》所规定的3500词为蓝本。不必过多地追求词汇的引申含义,以掌握词汇的主要含义为主。但必须适当关注一些常见词汇的一词多义现象。


2.语法训练题要少做但要精做

从近年来高考改革趋势及英语语法试题命题的走向来看,“基础、常见、实用”这六字方针是语法试题的命题原则。所以我们首先应该加强基础、常见和实用的语法题目的训练,注重梳理。高考语法题有极强的典型性和代表性,要知道,学习语法的目的是促进语言的运用能力的发展。平时要对语法中的疑点、难点做好记录,并配合典型的语法练习题进行针对性的练习。要牢记“题不在多做,而在精做,举一反三,融会贯通。”


语法以考纲所列的24个语法项目为主。不应纠结一些语法知识的特殊使用或较为复杂的变化,重点关注主要词类如动词、名词、形容词、副词、介词等在具体语境中的运用以及主要从句(定语从句、状语从句、名词性从句中的宾语从句、主语从句、表语从句)的运用尤其是引导词的用法;特殊句型重点关注倒装、强调、省略等句型的用法等。


3.语篇训练要多做并限时做

将语篇训练作为贯穿高三英语复习的主线是十分明智的,因为这是新课程标准、考纲所要求的。语篇训练不仅包括阅读理解,还包括完形填空、七选五、写作等。

根据高考改革,英语高考越来越重视考查考生的阅读理解能力。考生在做阅读理解练习时,一定要限定时间,根据高考试卷对阅读理解题限时的要求,应限制在30分钟内读完3+1(3篇阅读+1篇七选五)篇短文并完成10+5(10道阅读+5道七选五)道小题的选择。在选择正确答案时,要充分利用平常所学过的阅读技巧。如寻找主题句、猜词、推理、跳读、略读等获取所需要的信息。除了教材,平时也要多阅读英语报纸杂志,增加自己的阅读量,提高对不同题材和体裁文章的熟悉度以便获取更多的背景知识和英美等西方国家的文化背景知识。

应重点关注考纲所列的24个阅读话题。平时多阅读涉及这些话题的相关语篇,多阅读反映中外优秀文化、大众科技(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的科普知识)、社会生活、绿色环保以及讲述中国故事等体现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我三大主题,体现立德树人、家国情怀、文化使命、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主题语篇。


4.利用阅读语篇复习词汇、句型和语法

在做完限时阅读后,建议将短文重新再看一遍,对文章所出现的词汇、短语进行及时归纳和总结。语篇不仅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语言文化背景知识及交际背景,而且学生可根据上下文的内容进行猜词,推理完成对语篇的理解,并带动单词、短语和句型的复习,形成较为流畅的语言表达习惯,为写作打下基础。同时,阅读也是记忆单词的好方法。

事实上,孤立的单词是不容易记忆的,如果把它们放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联系上下文,就便于认识和记忆,并且词义记得准确、清楚。


5.重视书面表达能力的培养

考生尤其应加强语言知识的积累,强化书面表达的训练。2019年的《考试说明》变化最大的就是书面表达。考生应高度重视这一变化。平时应多注意语言知识的积累,广泛阅读原汁原味的英语文章,如《新概念英语》第2~4册中的文章。训练中,应尽量多使用较丰富、地道的英语词汇,不要在数量上做文章,而应在语言词汇、句型结构的丰富性和多样性、准确性、合理性等方面下功夫。关键是书面表达要体现文章的交际作用和文字表述的有效性。考生不仅体现要自己的深厚语言功底,更要体现出自己的文化素养、内在品质,表现出自己作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真正内在潜质。


物 理

命题热点 

热点1直线运动问题

直线运动问题是高考的热点,可以单独考查,也可以与其他知识综合考查。单独考查若出现在选择题中,则重在考查基本概念,且常与图像结合;在计算题中常出现在第一个小题,难度为中等,常见形式为单体多过程问题和追及相遇问题.


热点2物体的动态平衡问题

物体的动态平衡问题是指物体始终处于平衡状态,但受力不断发生变化的问题。物体的动态平衡问题一般是三个力作用下的平衡问题,但有时也可将分析三力平衡的方法推广到四个力作用下的动态平衡问题。


热点3运动的合成与分解问题

运动的合成与分解问题常见的模型有两类。一是绳()末端速度分解的问题,二是小船过河的问题,两类问题的关键都在于速度的合成与分解.


热点4抛体运动问题

抛体运动包括平抛运动和斜抛运动,不管是平抛运动还是斜抛运动,研究方法都是采用正交分解法,一般是将速度分解到水平和竖直两个方向上.


热点5圆周运动问题

圆周运动问题按照受力情况可分为水平面内的圆周运动和竖直面内的圆周运动,按其运动性质可分为匀速圆周运动和变速圆周运动。水平面内的圆周运动多为匀速圆周运动,竖直面内的圆周运动一般为变速圆周运动。对水平面内的圆周运动重在考查向心力的供求关系及临界问题,而竖直面内的圆周运动则重在考查最高点的受力情况.


热点6牛顿运动定律的综合应用问题

牛顿运动定律是高考重点考查的内容,每年在高考中都会出现,牛顿运动定律可将力学与运动学结合起来,与直线运动的综合应用问题常见的模型有连接体、传送带等,一般为多过程问题,也可以考查临界问题、周期性问题等内容,综合性较强。天体运动类题目是牛顿运动定律与万有引力定律及圆周运动的综合性题目,近几年来考查频率极高。


热点7机车的启动问题

机车的启动方式常考查的有两种情况,一种是以恒定功率启动,一种是以恒定加速度启动,不管是哪一种启动方式,都是采用瞬时功率的公式P=Fv和牛顿第二定律的公式F-f=ma来分析。


热点8以能量为核心的综合应用问题

以能量为核心的综合应用问题一般分四类:

第一类为单体机械能守恒问题,

第二类为多体系统机械能守恒问题,

第三类为单体动能定理问题,

第四类为多体系统功能关系(能量守恒)问题。

多体系统的组成模式:两个或多个叠放在一起的物体,用细线或轻杆等相连的两个或多个物体,直接接触的两个或多个物体.

热点9力学实验中速度的测量问题

速度的测量是很多力学实验的基础,通过速度的测量可研究加速度、动能等物理量的变化规律,因此在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验证牛顿运动定律、探究动能定理、验证机械能守恒等实验中都要进行速度的测量。

速度的测量一般有两种方法:一种是通过打点计时器、频闪照片等方式获得几段连续相等时间内的位移从而研究速度;另一种是通过光电门等工具来测量速度。

热点10电容器问题

电容器是一种重要的电学元件,在实际中有着广泛的应用,是历年高考常考的知识点之一,常以选择题形式出现,难度不大,主要考查电容器的电容概念的理解、平行板电容器电容的决定因素及电容器的动态分析三个方面。


热点11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运动问题

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运动问题本质上是一个综合了电场力、电势能的力学问题,研究方法与质点动力学一样,同样遵循运动的合成与分解、牛顿运动定律、功能关系等力学规律,高考中既有选择题,也有综合性较强的计算题。


热点12带电粒子在磁场中的运动问题

带电粒子在磁场中的运动问题在历年高考试题中考查较多,命题形式有较简单的选择题,也有综合性较强的计算题且难度较大,常见的命题形式有三种:

(1)突出对在洛伦兹力作用下带电粒子做圆周运动的运动学量(半径、速度、时间、周期等)的考查;

(2)突出对概念的深层次理解及与力学问题综合方法的考查,以对思维能力和综合能力的考查为主;

(3)突出本部分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的考查,以对思维能力和理论联系实际能力的考查为主.

热点13带电粒子在复合场中的运动问题

带电粒子在复合场中的运动是高考的热点和重点之一,主要有下面所述的三种情况:

(1)带电粒子在组合场中的运动:

在匀强电场中,若初速度与电场线平行,做匀变速直线运动;若初速度与电场线垂直,则做类平抛运动;带电粒子垂直进入匀强磁场中,在洛伦兹力作用下做匀速圆周运动。

(2)带电粒子在叠加场中的运动:

在叠加场中所受合力为0时做匀速直线运动或静止;当合外力与运动方向在一直线上时做变速直线运动;当合外力充当向心力时做匀速圆周运动。

(3)带电粒子在变化电场或磁场中的运动:

变化的电场或磁场往往具有周期性,同时受力也有其特殊性,常常其中两个力平衡,如电场力与重力平衡,粒子在洛伦兹力作用下做匀速圆周运动。

热点14以电路为核心的综合应用问题

该题型是高考的重点和热点,高考对本题型的考查主要体现在闭合电路欧姆定律、部分电路欧姆定律、电学实验等方面。

主要涉及电路动态问题、电源功率问题、用电器的伏安特性曲线或电源的U-I图像、电源电动势和内阻的测量、电表的读数、滑动变阻器的分压和限流接法选择、电流表的内外接法选择等。

热点15以电磁感应为核心的综合应用问题

此题型主要涉及四种综合问题

(1)动力学问题:力和运动的关系问题,其联系桥梁是磁场对感应电流的安培力。

(2)电路问题:电磁感应中切割磁感线的导体或磁通量发生变化的回路将产生感应电动势,该导体或回路就相当于电源,这样,电磁感应的电路问题就涉及电路的分析与计算。

(3)图像问题:一般可分为两类:

一是由给定的电磁感应过程选出或画出相应的物理量的函数图像;

二是由给定的有关物理图像分析电磁感应过程,确定相关物理量。

(4)能量问题:电磁感应的过程是能量的转化与守恒的过程,产生感应电流的过程是外力做功,把机械能或其他形式的能转化为电能的过程;感应电流在电路中受到安培力作用或通过电阻发热把电能转化为机械能或电阻的内能等。

热点16电学实验中电阻的测量问题

该题型是高考实验的重中之重,每年必有命题,可以说高考每年所考的电学实验都会涉及电阻的测量。针对此部分的高考命题可以是测量某一定值电阻,也可以是测量电流表或电压表的内阻,还可以是测量电源的内阻等。


复习建议

关注航空航天等社会热点

2018年中国航天事业取得了辉煌的成果,我国发射卫星36次,美国28次,俄罗斯17次,在次数上勇夺2018年全球冠军。北斗地图APP于2018年5月1日正式上线,12月27日,北斗系统通过1年19星的密集发射,建成北斗三号基本系统,现已提供全球服务,这标志着我国卫星导航迈入新阶段。

嫦娥四号更是压轴大戏,并入选了2018年全国十大新闻,2018年5月21日,成功将嫦娥四号任务中继星“鹊桥”发射升空, “鹊桥”是世界首颗运行于拉格朗日-2点的通信卫星,12月8日嫦娥四号探测器成功发射,嫦娥四号是世界首颗在月球背面软着陆和巡视探测的航天器,2019年1月11日嫦娥四号着陆器与玉兔二号巡视器在“鹊桥”中继星支持下顺利完成互拍。

高考命题很可能以这些航空航天的热点问题为情境设计问题,另外,2018年10月23日,港珠澳大桥的正式通车也要引起关注,比如港珠澳大桥施工中我国自创且处于世界领先地位的海底沉管技术,高考命题很可能以此为情境设计运动学问题、动力学问题或能量问题等。

正确处理习题训练与能力提高的关系

高考对学生能力的考查是不容置疑的,但能力的培养不能靠题海战术。备考中习题的训练尽管占据着及其重要的位置,但绝不能“重结论、轻过程;重计算、轻分析,重定量、轻定性”。

习题训练要做到:以近几年新课标的高考题为主,以中等难度题为主。加强变式训练,注意一题多变、一题多解、一法多用、多题归一,培养学生多角度、全方位、深层次地去思考问题,增强应变能力。规范化做题,规范化包括学科用语、解题格式、计量单位、实验操作等的规范化。及时改错,对平时训练过程中出现的错误要及时进行错因分析,减少错误在头脑里存留的时间,避免重复出错。提高审题能力,审题的目的是提取题目中的有效信息,它包括对关键词语的理解、隐含条件的挖掘、干扰因素的排除等;从而建立起所熟知的物理模型。



化 学

 命题热点 

热点一:化学用语


必考。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中均可出现。涉及的知识点有元素的名称、符号,物质的化学式、分子式、结构式、结构简式、电子式、原子结构示意图、离子结构示意图,化学方程式、离子方程式、热化学方程式、电极反应式的书写,各类结构模型(如球棍模型、比例模型等)的识别。


热点二:化学计量


高考热点,主要考查“物质的量”与粒子数(如分子、原子、离子、电子、质子、中子)、质量、气体体积、物质的量浓度、反应热等的关系,有关NA的讨论,将阿伏加德罗常数与氧化还原反应、离子反应、物质结构、化学反应速率、化学平衡、电离平衡、盐类的水解等联系起来进行考查,以物质的量为核心,有关质量、体积、浓度的计算。


热点三:氧化还原反应


高考热点,形式有选择题中概念的辨析、离子方程式书写正误的判断、离子的共存,非选择题中方程式的配平、实验探究、计算等。这些题目的难度总体不大,复习时不要过难。主要讲常见、讲方法、讲能力;各种题型都练到。


热点四:离子反应


每年必考。选择题和非选择题均有,选择题主要考查概念辨析,限制条件下,离子能否大量共存的判断,如限定溶液的颜色、酸碱性、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离子方程式书写正误的判断;非选择题中主要有书写反应的离子方程式;实验题中考查离子的检验、除杂;推断中用文字表述离子之间的反应现象;常结合电离平衡与水解平衡综合考查离子反应。


热点五:物质结构  元素周期律


高考必考内容,课标卷理综卷必考部分的试题主要为选择题。试题难度不大,这是为了控制新课程卷整套试题的难度,将该知识块的拓展内容安排在“物质结构和性质”模块来考查学生。考查的内容主要有:以重大科技成果(如新元素的合成、新物质的制备等)为背景,考查原子结构及各种粒子间的数量关系;考查短周期元素的性质递变规律,比较粒子半径的大小,试题将“构、位、性”融合在一起进行考查。


热点六:反应热、盖斯定律


是近几年高考命题的热点,卷卷考到。尤其创设情景,提供新信息,给出图像,利用盖斯定律计算反应热,并书写热化学方程式更是高频考点。。选择题主要一新能源的开发、化石燃料的综合利用等为新情境考查简单的概念,如吸热反应和放热反应的判断。非选择题常与元素化合物知识、与能量变化图等相结合,考查新情境下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考查考生通过识图、读表获取信息的能力。题目主要为信息题,试题的陌生度大。


热点七:电化学


高考的热点,年年必考。主要考查形式有:给出装置图、反应现象、电源的电极、电极材料、可充电电池的充放电过程等信息,判断能量的转化、金属的活泼性、电极的名称、电极反应式、电池反应式的书写正误、电子或电流的流向、离子的移向、电解产物判断及计算、溶液酸碱性的判断与pH的计算、通过实验探究影响金属腐蚀的外界条件、电化学防腐法的原理。常结合原电池和电解池的原理考查,尤其是将电化学有关知识与氧化还原反应、元素化合物的知识、化学实验、化学计算等综合在一起进行考查,是新课程高考命题的一个新的变化。带盐桥的原电池在新课程高考题经常出现,要引起注意。


热点八:化学反应速率  化学平衡


每卷必考。常考查的内容有:反应速率的计算;与生产、生活、实验联系,分析影响反应速率的因素;实验题中利用控制变量的方法,探究影响反应速率的因素是新课程高考常考的一种题型。尤其是平衡常数是新课程新增的知识点,是课标卷必考的内容。考查的方式可以选择题的形式出现,也可能出现非选择题中。该类试题常常联系生产实际或化学实验,以图标、图像、数据分析等形式出现,定量分析与计算相结合,考查考生获取信息,分析、处理图标和数据的能力,实验能力等。除此外化学平衡状态的判断和平衡移动方向的判断,有关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的图像题等经典试题仍是常考题型。


热点九: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


高考的热点,选择题主要有:外界条件对弱电解质电离平衡的影响,离子的共存、离子方程式书写正误的判断;溶液中离子浓度大小的判断;溶液酸碱性强弱的判断;盐类水解在日常生活和工农业生产中的应用。非选择题主要考查盐类水解的原理及其解释,题目往往比较复题目往往比较复杂,难度较大,常出现在实验题或推断题中。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平衡为新增内容,选择题主要以图像题为主,考查溶度积常数的含义和应用。经常结合物质的制备,海水的综合利用等流程图的题型中,考查沉淀的溶解和转化。


热点十:常见无机物及其应用


高考必考点,以重要的金属元素(Na、Al、Fe、Cu)非金属元素(C、Si、Cl、S、N)及其化合物为知识载体,常与概念、理论、结构、原理等结合在一起,以框图推断、实验探究、化工生产流程、计算等命题形式进行考查。考查的知识点有:用名称、化学式、结构式、电子式等化学用语表示物质的组成和结构;用化学方程式或离子方程式、热化学方程式等表示物质间的转化、能量的变化或解释化生产或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以物质的量为核心计算物质的组成等。试题的综合度大。


热点十一:有机化合物基础知识


必考部分为1~2道选择题,主要考查:典型有机物结构简式书写正误的判断、官能团的识别、同分异构体数目的判断;有机物命名正误的判断、有机反应类型的判断;原子共面或共线的判断;甲烷、乙烯、苯、乙醇、乙酸等典型有机物的性质;糖类、油脂、蛋白质的组成、性质及应用;石油、天然气及石油分馏产品的成分;简单有机物的鉴别、分离等。


热点十二:化学实验基础


高考常用教材实验派生、发展出来的内容进行命题,考查学生对化学实验基本操作的掌握情况,强调完成教材实验能力和实验探究能力。知识点主要有:常用仪器识别、用途和使用方法;实验基本操作、实验安全及实验事故处理;常见气体的实验室制法 ;物质的检验、分离和提纯;实验设计、评价或改进实验方案;控制的实验探究;实验数据的处理等。


热点十三:工艺流程问题


所谓工艺流程问题,就是利用化学知识解释和表达工业生产过程中涉及的化学问题,主要是解释和说明生产过程中的反应原理(化学方程式和离子方程式),分离和提纯方法,选择试剂的理由等。


 命题预测 


现行考试大纲继续要求同学们从“物质结构与性质”和“有机化学基础”两个选考模块中任选其中一个模块作答。虽然在核心主干知识内容的考查上没有变化,但对知识内容的要求层次变化需要同学们继续保持关注,其中了解层次变为掌握层次的有13处,即这些内容在能力层次考查上有所提升。新增知识点有27处,而只有两处层次要求降低。

提醒大家:在复习备考中多关注原理及元素化合物知识的应用,即在工业生产生活中的应用如工业流程类试题以及实验探究类问题。


2019年的高考化学命题会保持稳定性和一定的发展性,考查的主干知识、核心能力以及题型基本没有变化,但是结合2017年考试大纲的修订和近几年高考命题的特点及变化趋向,依然可以预测2019年高考的几个值得特别关注的点:


1. 理解溶度积的含义,能进行相关的计算


2. 常见金属元素新增Mg元素

备考复习中要继续挖掘并完善镁的知识体系,发掘出未来可能的考查切入点。


3.了解活化能的概念

考查角度:

□正逆反应活化能和反应热的关系?

□一个反应瞬间发生和活化能的关系?

□向体系提供活化能的方法?

□温度对速率的影响和活化能的关系?


4. 理解电子式的书写

考查陌生物质的电子式,说明高考对物质结构的要求比较高,由“了解”改为“理解”更更能反映学生正确运用化学专业用语的能力。2019年高考命题中极有可能又会考查到这一考点。



5.对化学实验与实验探究能力要求提高

实验装置的选用 、控制实验条件的方法、预测或描述实验现象


6 在“化学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部分,适当关注以下几个部分

电子式、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溶液和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方法、活化能及对反应速率的影响、催化剂选择性、各种化学平衡常数进行判断和计算并学会从化学平衡角度理解和解释有关反应现象


7.常见无机物及其应用部分,适当关注常见金属、非金属及其重要化合物的制备方法


8.有机化学部分:根据信息设计有机化合物的合成路线

增加“了解合成高分子在高新技术领域的应用以及在发展经济、提高生活质量方面中的贡献。


 备考建议 


复习中除抓好主干知识的复习外、关注考察一下几个细节:


1.注意较重点知识的考查频率:全国卷出题特点就是关注题目对能力的考察,思维深度、难度较大,但不过分强调知识记忆、知识覆盖面;所以一套卷子不会覆盖所有的重点或主干知识,但是多年题目统计是有些规律的,重要的知识内容不会遗漏的,不要以为多年不考就放松警惕,如:电子式、定量实验(结晶水含量的测定、溶液配制、中和滴定、反应热测定)、活化能、化学平衡状态的判断等等。


2.关注一些经验规律的局限性、认识的误区、高中知识的自然增长点:如原电池设计原理、温度对速率的影响、催化剂的选择性、平衡移动的外部特征、速率方程、从水解平衡常数角度认识水解、新信息


3.关注经典题型:经典题型不会每年都用、但不是不用,如阿伏伽德罗常数、离子共存、离子方程式正误判断、无机框图题等


4.关注人教版、鲁科版教材的差异,复习取最好并集,关注教材的各种板块:如思考与交流、学与问、科学探究、实验,与教材具有同等命题效力


5.注意对工业流程题的训练


6.关注初中化学学习内容:溶液配制、过滤操作、CO2、H2制备


7.注意训练在陌生背景中应用已有经验处理问题的能力


2018年化学高考试卷“必备知识”约占60%,如:基本化学用语、常用化学计量、基本实验操作、常见金属和非金属及其重要化合物的转化关系、物质结构与元素周期思想等。这些知识储备中的基础性、通用性知识,是考生今后进入大学学习以及终身学习所必须掌握的。


氧化还原反应、离子共存及离子方程式正误判断、化学平衡状态的判断及过程分析、根据信息分析和设计有机化合物的合成路线等知识,重点考查考生的运用能力,强调独立思考、信息获取与处理、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等考生学业发展中至关重要的能力。


“关键能力”和“学科素养”的考查,往往体现在所谓“难题”上。要求考生在不同情境下,综合利用所学知识和技能处理复杂任务,如:原电池及电解原理分析设计电池、定量实验的综合分析(溶液配制、中和滴定、反应热测定等)、化学反应速率及影响因素、化学平衡移动的外部特征、电离常数和水解平衡常数角度分析认识复合体系等。


复习备考中,应以教材为基础,也要重视各种优质试题,还有相关读物、化学科领域最新进展。如:新材料制备、废物综合利用、环境保护技术、有机新物质和新药物合成、无机化工生产以及新技术能源等。


同学们要把近5年的高考题、近三年外省模拟选择题作为重点练习,要注意覆盖面的同时,适当集中对准近年考点,难度以近两年高考题为标准。


在实验题的综合练习时注意选择化工生产、化学检测部门的实验为素材的实验题


无机题重点关注曲线分析、杂质判断、原电池或电解池分析、小计算等。每年几乎都有写方程或判断化学式;每年都有K、速率、平衡计算判断或曲线分析,有时还有电化学、盖斯定律应用。


原理题要注意以数据分析计算。


有机题(选做)每年都有判断反应类型、同分异构体、写反应方程式或物质(原料、产物或中间产物)结构简式,近三年都有设计合成线路。

结构题(选做)每年几乎都有电子排布、轨道、键型、杂化类型、空间结构,多数有涉及晶胞的计算,偶尔有共面原子数、电负性或电离能等。



生 物

 命题热点 

通过对比历年的高考试题,发现生物试题考查有一定的规律性。


首先从出题模式来看,考查新陈代谢、生命活动调节、遗传变异、生物与环境,可以说考查的主干知识是不会变的。


再从热点题型来看,有曲线类、表格信息类、图形图解类、实验探究类、数据计算类、信息迁移类、遗传推断类等。


热点一 曲线类


生物坐标曲线题实际上是借助数学方法来分析生命现象,从而揭示出生物体结构、生理代谢、生命活动及生物与环境相互作用的关系等方面的本质特性。此类题不仅直观形象,且信息量大,覆盖面广,要求学生用坐标曲线等数学语言来解释和描述生物规律方面能力考查得到加强。


热点二 表格信息类 


它属于材料题,但又不同于一般材料题。可有多种形式,但不管是哪一种题型,其反映的信息相对比较隐蔽,不易提取,因而对同学们来说有一定的难度。


热点三 图形图解类


生物体的某一结构或某一生理过程均可以用图形或图解的形式进行考查。这类题可包含大量的生物学知识信息,反映生命现象的发生、发展以及生物的结构、生理和相互联系。


热点四实验探究类


实验探究型试题主要包括设计类、分析类和评价类。主要考查考生是否理解实验原理和具备分析实验结果的能力,是否具有灵活运用实验知识的能力,是否具有在不同情景下迁移知识的能力。


热点五 数据计算类


考查核心在于通过定量计算考查学生对相关概念、原理和生理过程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热点六 信息迁移类


以生物的前沿科技、生命科学发展中的热点问题、社会生活中的现实问题、生物实验等为命题材料,用文字、数据、图表、图形、图线等形式向考生提供资料信息。分析和处理信息,把握事件呈现的特征,进而选择或提炼有关问题的答案。


热点七 遗传推断类


遗传推理题是运用遗传学原理或思想方法,根据一系列生命现象或事实,通过分析、推理、判断等思维活动对相关的遗传学问题进行解决的一类题型。该题型具有难度大,考查功能强等特点。


 命题预测 


2018年全国高考大纲对比2017年考纲是稳定的,毕竟在2020年新高考全国卷出现前都会保持稳定。近两年遗传大题侧重实验设计,轻计算,2019年应该会延续这一风格。


预计 2019年全国卷生物试题在知识广度和能力深度考查方面会继续充分体现考试目标和要求,重点考查考生对生物学核心知识、生物学实践和探究能力的掌握情况,引导高中教学全面培养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方向。


选修部分去年有较大改动,出题也有所体现,例如全国Ⅲ卷40题考查了PCR的相关内容。2019年某种微生物数量的测定考查的可能性很大,需增加这个方面的训练。


 备考建议 


近两年的高考生物命题形式类似,往常“生态与环境”这道必考题逐渐淡出了命题的视野,取而代之的是一道侧重考查考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考题,并且此题的命题方向也比较灵活。此次命题,不仅注重对考生主干知识的考查而且对其侧翼的知识链接也比较强,一如既往的要求考生要有较高的文字组织能力、信息获取及分析能力,因此也使得试卷对不同能力的考生有一定的区分度。


建议1:重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落实

观察近几年的全国卷生物试题会发现,试题中涉及的知识点大多是教材的主干知识。而考生的失分往往是对基本概念和原理理解不深或“懂了”但不能正确地表达。


因此,在复习时要夯实基础,注意主干知识的积累,理顺知识脉络,全方位覆盖所有考点,在复习过程中,要做到

(1)明考纲读教材,

(2)突出主干知识,构建知识体系。


要注重基本概念的理解和辨析,注重基本技能的训练,不要一味追求高难度。真正做到不仅“知其然”,还能“知其所以然”。同时在重视基础知识的同时,应注意将某些问题进行适当的拓展深入,提高综合分析能力和理解能力。


建议2:重视能力的培养和生物学科思维的培养

在平时复习时,尤其要加强表达能力、实验能力、应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而上述能力的培养和提高仅仅在课堂中的学习是做不到的,因此在课后必须要花一定的时间进行训练。



政 治

仔细对比考纲,发现2019年的高考大纲与2018年并无什么不同(让人挺意外的)。


但教材修改太多,很多老师、学生会问:2019高考会考修改部分的内容吗?


答案是肯定的,以新教材为准!(必须明确一句话:今天的很多时政知识会进入未来的教材,同理,之前的时政知识会添加到今天的教材中。)


为什么?依据是:2018年的高考题!


各位可以看看2018年的高考题已经出现了很多课本没有的新提法(时政知识),比如:2018政治全国1卷的修宪话题、2卷第39题关于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3卷第40题:筑牢理想信念之基(开国将军甘祖昌那个题目),等等。


也就是说即便考纲没什么变化,但复习时仍然是以新教材为准,对于之前的(被新修改部分替代的)老的提法,高考基本不会涉及(比如五大发展理念、高质量发展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等替代了围绕主题、抓住主线相关内容,民族精神的四个“伟大“”替代了之前的老的提法等。)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考纲中关于时政知识考查范围的截止时间并不是考试当年的3月,而是当年的五月,有高考题为证,比如:


2018全国2卷:23.2018年5月2日,习近平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奋斗本身就是一种幸福。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是我们人生难得的际遇。每个青年都应该珍惜这个伟大时代,做新时代的奋斗者,这是因为:

①奋斗是实现人生价值的根本途径

②奋斗能减少人生道路上的障碍与困难

③奋斗能让理想摆脱条件制约而变为现实

④奋斗有助于克服不利条件影响而获得成功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所以,结论是:大家复习的大方向不会变化,就是以党的19大精神为统领,一切都以最新的提法为准,在高考题中必须贯彻落实党的19大精神。而至于考纲,大家就做个参考吧,政治学科如果你只掌握课本和考纲那点知识,是不可能考高分的,因为我们的学科时代感太强了,必须与时俱进增添一些新知识。


 备考建议 


1.紧跟“十九大”,深刻领会会议精神。


政治学科的时代特征鲜明,这就要求学生对于十九大会议主题、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等重要、核心内容,必须做到熟知、领会。具体到每一模块来说,《经济生活》需重点关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相关内容的新拓展,如: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乡村振兴战略、对外开放新格局等;《政治生活》要重点关注“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党的领导和执政方式的完善”和“政党制度”等相关内容的新表述;《文化生活》需重点关注“文化强国与文化自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的相关内容的新提法。


2.灵活备考,坚持原则性和灵活性的统一。


(一)知识理解灵活透彻,避免出现死记硬背的误区。备考过程中,应在对每一知识深刻理解的基础上,注意构建知识体系,寻找前后联系,并能结合时政热点进行知识整合与深化。


(二)题型把握灵活有度,避免出现“千篇一律”的误区。全国卷的考试虽然灵活,但绝对是有规律可寻、有方法可依的。平时应善于总结共性,学会举一反三。当然,也要避免僵化思维,比如2017年的政治主观题就改变了以往的模式,出现了三个大题,将经济与政治分开、文化与哲学组题的情况。


3.夯实基础,答题做到准确与高效相结合。


文综考试时间较为紧张,要求学生能合理分配答题时间之外,对于基础知识的掌握要更加熟练精准,答题时的知识输出也需更有针对性。


那么作为现在处于一轮复习的学生来说,夯实基础必定是现阶段的首要任务,希望学生能将基础知识的疑难问题各个击破,从而为二轮、三轮的专题复习打好基础。



历 史

复习建议

建议1:突出学科主干知识复习 

①中国古代主各个阶段的政治、经济、文化特征及其相互联系。

②中国近(现)代化进程在政治、经济、文化上的本质特征及其深层原因、国际背景和相互关系。

③世界近现代主要国家社会政治变革、经济生活变迁、科技文化发展和国际关系调整及其纵横交错的联系和影响。

④中外政治、经济、文化、地理等方面相近相似历史事件、历史现象及其背景原因的对比联系。

⑤教材所涉及重要历史概念的分类集合复习。

⑥当代重要史学思想和方法,如全球史观、文明史观、现代化史观、比较史学、计量史学、结构史学、心态史学等应用举例。


建议2:构建立体式知识体系

1、 抓“点”:即坐标,是历史纵向联系和横向联系的交叉点。一系列关联的“点”就可以串联为一条线。

如“世界市场形成的过程”有四个点:(1)新航路开辟——世界市场雏形出现;(2)殖民扩张——世界市场拓展;(3)第一次工业革命——世界市场初步形成;(4)第二次工业革命——世界市场最终形成。

2、 串“线”:即有内在联系的历史事件构成的知识线索。

如古代中央集权制涉及的“点”有秦朝的皇帝制度、三公九卿制、郡县制,汉朝郡国并行制,唐三省六部制,元朝行省制度,明废丞相、设内阁,清设立军机处,这构成古代中央集权制度建立(秦朝)—发展演变(汉至元)—强化(明清)的“线”。

3、 铺“面”:即某一时期历史的全部内容构成的知识整体。

如新中国成立初期的知识可以总结为:一是巩固政权(抗美援朝、土地改革等);二是恢复经济(建立国营经济、合理调整工商业等);三是完成过渡(三大改造和“一五”计划);四是民主法制建设(《共同纲领》、1954年宪法、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共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等);五是外交建树(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亚非会议等);六是科教文化(“双百”方针、教育方针等)。

4、 织“网”:即把零散的知识串联起来,“织”成完整的、立体的网,实现学科内的“超级链接”。在复习中不能仅限于复习某个知识点,而应该纵横联系,前后贯通,构建“网状”知识体系。


建议3:在文明史观统领下,“中外关联”、“领域结合”

1、注意从人类文明演进的历程角度进行复习。如复习希腊罗马历史时,应侧重在雅典民主和罗马法律上;复习孔子思想时重点放在“仁”上,因为“仁”对于和谐人际关系、建立和谐社会有积极影响。

2、“中外关联”是指把中国史放在世界史的大背景下进行复习。近年学科内综合大题从这个角度命题的频率非常高。

3、“领域结合”就是阶段特征,即某一时期政治领域、经济领域、文化领域所反映的阶段特征。

4、从新的史学视角下复习:

①中央集权政治制度的积极意义和消极影响,与西方民主制度形成与发展的比较。

②中国儒家文化和西方基督文明对东西方科学技术不同发展道路的影响。

③中、西方近代化的背景、起因、进程、内容、结果的比较。

④中国近代主流思潮演变的原因,以及与古代传统文化和西方近现代思想文化的联系。

⑤近代西方主要国家不同政体形式的各自特点及其形成原因,积极意义和消极影响。

⑥近现代资本主义国家对外扩张方式的演变及其原因和影响。


建议4:联系热点,渗透历史,创设新情境

1、关注周年历史事件。

2、关注社会热点,尤其是长效热点。如构建和谐社会、新农村建设、文化体制改革、创新型社会等。

建议5:演练真题,提高能力

(1)重点训练阅读能力,强化对文言文、半文半白的文字,世界史译文及一些外交文献,这些学生阅读能力欠缺的文字进行专项训练。

(2)进行语言表述能力方面和知识迁移能力专项训练。

(3)在进行训练时最好采用高考真题作为载体,因为真题是最接近高考的,真题训练是最好的训练方式,重在揣摩高考真题的命题思路 。


地 理

 命题热点 


1.世界热点区域的判定

区域热点主要涉及区域内发生的、在国际国内有重大影响的、或对社会经济产生重大作用的事件。从高考复习要关注的热点问题来看,值得关注的区域热点主要有以下一些区域类型:

(1)地缘政治敏感区:中东、中亚、印度半岛、巴尔干半岛、朝鲜半岛、中美与加勒比海地区等。

 (2)民族矛盾尖锐区印巴矛盾、阿以争端、巴尔干半岛、西亚等。

(3)自然灾害多发区地质灾害如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日本地震、海啸等)、地中海一喜马拉雅火山地震带、气象灾害如洪水(南亚孟加拉)、台风和飓风(东南亚、美国、孟加拉国等)、干旱(非洲)等。

(4)生态环境破坏区亚马孙平原的热带雨林急剧减少、极地的臭氧空洞、非洲与中亚草原的土地沙漠化、海上航线的石油泄漏、核电站的核泄漏、沿海赤潮等。

(5)重要资源分布与出口区中东石油的运输路线、澳大利亚、巴西铁矿石的运输路线、中缅、中哈、中俄输油管线的建设等。

(6)区域政治经济军事合作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欧盟、亚太经合组织、北美自由贸易区、上海合作组织等。

(7)探险旅游活动区自然与文化遗产分布地区,极地探险、海洋科考所到之处等。


2.中国热点问题和热点地区


目前我国能源紧张的原因及解决措施

①原因:我国经济发展速度快,能源需求量增长迅速;我国高耗能的工业发展快,加速了能源紧张;能源利用率低,浪费严重;能源勘探、开采跟不上国民经济发展的需求;国际油价上涨;缺少石油储备体系。


②解决措施:采取多元化进口石油战略;建立石油储备体系;加大石油勘探、开发力度,特别是西北、沿海等重点地区的勘探力度,提高能源产量;加快西电东送、西气东输、川气东输等工程建设;稳妥发展核电(我国已在常规能源资源少、人口稠密、工农业发达且能源需求量大的东部沿海地区,建设了大亚湾、岭澳、秦山、田湾和阳江等核电站。);因地制宜发展太阳能、沼气、水能、风能、海洋能等新能源;加大技术革新,提高能源利用率;加强宣传,提高公民的节能意识;实现产业升级,适当限制耗能大的工业发展。

复习方向 


1.构建结构化知识体系,突出地理思维训练

文综地理知识虽然内容分散,不容易抓住重点,但形散而神聚。笔者在高三一轮复习未二轮复习初时,采用让学生动手归纳绘制思维导图的形式,取得较好的学习效果。


在复习备考中,我们要重视基础知识,更要重视对学科基础知识体系的专题构建,厘清各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这是我们应对复杂多变高考试题的常规武器,也是我们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知识依托,更是决胜高考的支撑点。


2.突破区域定位,掌握区域特征

在高考地理试题中,区域是知识的载体,试题一般以区域图的形式呈现,并以此为背景考查地理要素的分布、变化、特征、以及区域的开发方向、问题措施、区际联系等区域可持续发展问题。描图、填图、绘制地理简图,有助于突破区域定位瓶颈,进而帮助学生掌握区域地理特征、明确地理概念和地理事物的内在联系、提升读图析图能力。常见的区域定位方法有以下几种:


(1)地理坐标定位或经纬网定位法

世界区域位置的判读大致可以借助几条重要的经纬线来进行定位。如学生可以通过绘制世界区域简图进行识记


(2)相对定位法——“辅助定位”

识记一些主要的经纬线和主要的地理事物,然后以它们为参照物,利用地理事物之间的相对位置进行定位。如利用重要的海洋航线,记忆重要海峡、海域、半岛或岛屿的位置。


(3)区域轮廓定位法——“特征定位”

面状地理事物的轮廓特征:如大洲和大洋的轮廓、一些著名湖泊(五大湖、贝加尔湖、里海、咸海、鄱阳湖、洞庭湖、太湖、青海湖)等轮廓;线状地理事物的分布特征:如山脉、河流、交通线、行政区划界线、海岸线等分布状况;点状地理事物的相关位置:如城市、矿产、山峰等进行定位。


3.加强地理图像的判读训练

对于不同类型的地理图像,只要深刻领悟其读图方法和要领,判读也并非难事,同学们可以尝试借鉴“四看三定”读图法。

类型

四看

三定

小区域图

看经纬度、看海陆分布、看轮廓特征、看重要地物

定出区域的具体位置、定出熟悉的区域知识和找出与题意相关的要素、定出准确精练的答案

等值线图

看数值及等值距、看疏密、看延伸方向即凸凹、看分布状态及递变规律

若为等压线图、等温线图:定出月份和季节、定出空间位置及下垫面状态、定出影响因素或变化趋势

若为等高线图:定出地貌形态及坡度陡缓、海拔、相对高度,定出河流流向及分水岭、集水线等,定出工程建设的线路,趋利避害

气候图

看图像形式及坐标、看气温值及时间、看降水量及分配状况、看水热组合状况

定出气候类型、定出地理位置、定出答案要点(一般是析成因、述特点、表分布、或判定其对工农业的影响等)

比重图

看图名、看图例、看数据总量和分量、看各要素及数值

定(计算)出考查对象的值、定出结构特征并分析存在问题、定出结构调整的方向或措施


在备考过程中要夯实基础知识,注重解决问题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规范专业术语表达。要突出地理学科的综合性和区域性特征,重视对地理格局的把握和对地理过程的深入分析与综合,关心国家大政方针,关注时政热点,形成正确的人地协调观。


上一篇:2019届大学士学员艺考完美落幕

下一篇:关于高考体检,这些注意事项要知道!(附体检不予录取及不宜就读的专业)

免费预约考官试听课程

姓名

电话

年纪

艺考老师在线答疑电话:0531-83165898              

学校地址:山东省济南市长清大学城数娱广场A座9层               

点击和艺考老师在线交流

首 页 | 学校动态 | 学校简介 | 艺考成果 | 名师风采 | 专业咨询 | 校园生活 | 联系方式